乡村振兴新画卷 | 郑家集乡:林下种植赤松茸 探索产业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22日 11:02 字体: 大 中 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郑家集乡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盘活林下闲置土地,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借绿生金,因地制宜发展赤松茸种植,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一条林下“掘金”,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近日,记者走进了郑家集乡曹牌村的40余亩食用菌赤松茸林下种植基地,茂密的杨树林中,一簇簇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从“秸秆被”中探出红褐色的小脑袋,几名工人穿梭林间,忙着挑选采收,赤松茸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赤松茸(又名大球盖菇)营养价值丰富、市场前景广阔,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等特点。而林下种植模式无需搭建大棚,利用林间落叶、稻田秸秆的腐殖质作为天然养料,既降低了种植成本,又保持了土壤肥力,形成“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循环。
【郑家集乡食用菌赤松茸林下种植基地负责人冯李村党支部书记郑路恒:这是我们郑家集乡林下种植的赤松茸,沐浴自然光,肉质紧实、口感鲜美,煎、炸、烹、炒、烤,样样都好吃,欢迎大家来品尝。】
据了解,郑家集乡首次尝试林下种植赤松茸,通过流转曹牌村40余亩林地作为赤松茸林下种植实验基地,从当前赤松茸生长态势来看,种植成效显著,预计亩产值可达20000元,当前,曹牌村已经成功将闲置的林地资源,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让村民与村集体经济共同享受发展的“红利”。
【郑家集乡党委书记 薛昆:下一步,我们将采用支部+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整合我乡闲置林地240亩,及村庄空闲地,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加收入,个别农户利用空闲宅院进行种植,基地提供技术,统一收购,打包销售,我们立志把林下种植的赤松茸打造成郑家集乡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升群众收入,为强村富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郑家集乡紧紧围绕“产业兴旺星”创建为目标,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把特色种植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持续挖掘乡村产业潜力,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进。